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武进 >> 正文
创新创优谋发展 专业专注谱新篇
——2017年武进国家高新区工作盘点
来源:武进日报 作者:田华 胡耀珺 记者 马叶星 王宁 日期:2018-01-16 10:30:41  报料热线:86598222

  bet365赔率讯(本版组稿 田华 胡耀珺 记者 马叶星 王宁)2017年,是武进国家高新区极不平凡的一年。过去的一年里,高新区积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省委“两聚一高”和市委“六大行动”、区委五个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要求,以新时期“阳湖精神”为指引,团结奋进,勇于争先,切实做好产业培育、改革创新、项目招引等各项工作,综合实力再攀新高,争先进位再创佳绩。

  综合实力大跃升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日前下发的《关于通报国家高新区评价(试行)结果的通知》,武进国家高新区在全国147家国家高新区(含苏州工业园)中位列第51位,在全国103家新升级国家高新区中排第4位,跃居全国县区国家高新区第1位。评价结果显示,武进国家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排第18位,较上年大幅进步35位,在服务业培育、人员就业带动、企业效益、绿色低碳发展、孵化平台建设等方面表现突出。

  园区综合实力的跃升不仅仅体现在争先进位上,更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数据上。2017年,高新区实现工业开票收入898亿元,同比增长28.6%;公共预算收入37.5亿元,同比增长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8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工业投资240亿元,同比增长7.5%;协议注册外资7.04亿美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7%;实际到账外资5.14亿美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4%。高新区以占全区7.7%的区域空间,实现了全区21.5%的工业开票收入、22.9%的公共财政收入、26%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2%的工业投资、50.3%的协议注册外资、72%的实际到账外资。

  重大项目挑大梁

  2017年,高新区深入贯彻全市“重大项目提升年”活动要求,紧紧围绕打造“4+2”产业体系,一着不让狠抓重大项目招引,攻坚克难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名片效应不断彰显,产业生态圈加速形成,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勇挑重担、勇当先行。

  项目招引取得突破。 全年累计新增签约落户总投资超亿元或1000万美元重大项目45个,其中总投资10亿美元项目1个、总投资50亿元项目1个、总投资3亿美元或30亿元项目2个、总投资1亿美元或10亿元项目8个、总投资1000万美元或1亿元项目33个。

  有效投入狠抓不放。 省重点项目4个,开工率100%,全年完成投资56.4亿元;市重点项目19个,其中新建项目16个,新建项目开工率100%,全年完成投资79.3亿元;区重点项目71个,全年完成投资142.1亿元。

  特色产业加快集聚。 重点围绕机器人、智电汽车两张产业名片,坚持“强链”与“补链”并重,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全年高端装备产业累计签约落户项目30个,其中机器人产业项目7个,安川机器人二期项目开工建设,未来伙伴机器人正式投运,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获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智电汽车产业签约落户项目12个,总投资50亿元的车和家智能汽车第二基地开工建设,博世汽车电子武进工厂开业投产,车之翼动力科技建成投运,2017智电汽车投资者大会成功举办,产业生态圈加快形成。在加快项目集聚的同时,园区全力推进产业链配套协作工作,成功举办6次园区企业产业链配套协作对接会,1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加了对接。

  创新活力大迸发

  创新是园区发展的加速器。武进国家高新区深度融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整合创新资源,深化创新举措,完善创新体系,努力开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32亿元,增长18.9%,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0.8%;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入147亿元,增长15%,占工业投入比重达60%。

  创新氛围不断浓厚。 启动开展武进国家高新区创新指数编制工作,通过横向对比、纵向评估,以量化指标来记录创新环境的改善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认真开展《武进国家高新区科技服务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更好地引领园区科技服务业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强武进国家高新区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科技政策体系。

  双招双引成果丰硕。 园区与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常创投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引进、项目孵化、基金投资等方面形成了紧密联动。全年签约落户华数锦明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二期、阿里巴巴创新中心(常州武进)、NB-IoT智能照明联合实验室、高端液态金属等科技型项目44个,其中平台类项目5个,人才项目30个。落实“金梧桐”政策,成功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4人、双创博士1人、双创团队1个,推荐国家“千人计划”5人,签约“龙城英才计划”C类项目18个,C类项目答辩优良率全区第一。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快克锡焊、顺风光电等4家企业成功获批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新誉集团成功申报省技术创新奖,恒立、卡尔迈耶等5家企业成功申报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6家,完成专利申请3300件,授权1800件,发明专利申请1200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80件。

  合作交流日益深化。 成功组织了“China bang发现中国创新力量”创新峰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生态圈对接峰会、第二届国际第三代半导体创新创业大赛、2017江苏省科技论坛声学产业分论坛暨首届中国(常州)声学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峰会等各类重点创新创业活动28场次,与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院校开展对接交流6场次。

  双创工作持续发力。 众创服务中心成功获批江苏省科技企业融资路演服务中心武进高新区分中心,并与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合作共建全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行业分中心。青武·创客空间获国家级众创空间备案,园区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合计达5家。实施和推广创新券,签约金融机构8家,科技贷款完成放款14家,发放贷款3389万元。

  发展空间大拓展

  高新区始终按照“大项目承载力要高”的要求,优化空间利用规划,加大拆迁安置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盘活闲置资源,启动建设双创示范园、瑞声科技小镇,全力打造承载重大项目的“深水良港”。

  拆迁工作高效推进。 南夏墅街道完成南湖路以南扩展地块等8个地块的搬迁、6户历史遗留户的拆除、车和家二期标准厂房等14个地块的清表工作;北区完成降子路改造工程等拆迁工作和兴勤电子地块的腾空拆除。全年高新区累计完成拆迁总量134万平方米,为园区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基础设施加快完善。 全年完成规划审批项目40个,新开工项目25个,开工面积55万平方米;竣工项目25个,竣工面积78万平方米。公朴路、新知路、古方路道路改造等项目顺利完成;凤栖路改扩建、阳湖菜场周边道路改造等项目有序推进;降子路、夏城西巷、凤林路南延、工业路、海湖西路等项目开工建设。

  资源盘活卓有成效。 对园区所有用地企业进行了全面梳理,排出了22家拟盘活企业和14家拟重点关注企业名单,顺利盘活部分企业的闲置资产;采取土地收回重供、提高容积率、退二进三等措施,梳理制定涉及20个地块1700余亩土地的整治方案。

  民生福祉大提升

  高新区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263”专项行动计划,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大民生社会事业投入,有效探索社会管理创新,让园区居民在发展中共享成果、从巨变中获得幸福。

  生态建设攻坚克难。 完成11条总长17.91公里河道的黑臭水体治理,36.45公里河道、85个河塘的清淤,1.48公里污水主管网、7.34公里污水支管网的建设以及260家企业的污水接管工作,并对268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雨污分流整治;开展化工、电镀、印染行业“四个一批”行动,全年关停企业13家、转移2家、拆迁3家,完成19家企业的VOCs治理、长三角模具城综合整治、24处物料堆场整治和1618亩闲置地块增绿工程。

  社会管理不断提升。 南夏墅街道全面开展“三证合一”梳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完成交易项目12宗,总价达463.4万元;康乐家园打造成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社区戒毒三位一体”的劳动、就业、改造帮扶基地,街道被中央610办公室评为“无邪教示范街道”。北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认真实施农村集体“三资三化”提升行动,“北区E阳光平台”正常运行;继续开展“幸福彩虹桥”和“同心向党——精准助残”服务项目;在各社区形成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机制。

  民生保障提质增效。 南夏墅小学体育馆、火炬路幼儿园等教育设施项目加快推进,清英外国语学校办学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班学业成绩连续4年蝉联武进区教学质量第一;进一步提升高新区人民医院与武进人民医院一体化办院效应;继续做好社保扩面工作,加强高技能培训,有效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确保新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和农村老年居民享受基本生活补贴覆盖面达100%;建立困难群众资料库,动态管理各类救助资金,阳光扶贫到边到位、精准有效。

创新创优谋发展 专业专注谱新篇

责编: zhuangenhui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商业服务 | 申请友情链接
苏ICP备07507975号 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备案(苏新网备):2007036号 版权所有 武进区委宣传部 武进日报社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