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深度观察 >> 正文
抢抓战略机遇 高新区聚力构筑机器人产业生态圈
来源:武进日报 作者:本版组稿 许成凯 胡耀珺 见习记者 王宁 记者 马叶星 日期:2017-12-13 10:09:23  报料热线:86598222

  机器人产业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它的研发、制造、应用和产业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综合竞争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浪潮中,武进国家高新区始终以率先的姿态“勇吃螃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几年的培育发展,已初步形成从零部件生产到整机装配的完整机器人产业链,集聚了一批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如今,在高新区,国内每生产四台机器人,就有一台来自这里。今年,园区更成功获批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特色和示范产业基地,成为全省首个以机器人为主导产业的特色产业基地,跻身国内机器人产业第一阵营。

  产业高地正崛起

  偌大的厂区只有不到100名工人,随处可见机器人在不停地挥舞着臂膀。这里正在组装的各个重量级机器人,可独立完成焊接、组装、搬运等生产工序,可以成为汽车业、建筑业等各类生产流水线上的“尖兵”。这里是安川(中国)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日本安川电机株式会社是全球四大机器人生产企业之一,安川(中国)成为它在海外建立的首个机器人生产基地。“作为机器人本体制造商,我们的产品可用于多类型工业企业生产流水线,目前已具备了月产500台的生产能力。”公司总经理荒木伸弥表示,到2018年,生产能力可提升到1000台/月。

  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是高新区打造机器人产业的主动脉。在安川效应推动下,一批工业机器人制造商正加速落户园区。作为国内最专业、最大的桁架机器人制造商,金石机器人自落户高新区以来,不断加快科技研发,在国内首创汉语言编程桁架机器人。沐浴着高新区创新创业春风,本土民企常州快克锡焊股份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研发生产锡焊机器人及系统集成产品,公司目前已形成“实时监控焊嘴温度技术”、“精密锡焊机器人技术”等30多项核心技术,独立开发了机器人多轴运动控制系统、机器人视觉软件等多项软件系统。

  不仅致力于打造工业机器人制造商,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也在园区兴起。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是全球教育机器人产业的开创者,也是国内教育机器人行业龙头企业。项目于去年落户园区,今年上半年完成投产,这里将成为未来伙伴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之一。

  “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只要被安置在智能康复训练机器人上,机器人就会带动患者肢体准确地模拟正常人行走。此时,患者看着眼前屏幕上虚拟行走的三维动画场景,不断回忆走路的情景,大脑中枢神经功能不断产生运动反馈冲动,久而久之,患者就慢慢恢复了运动控制能力。”在钱璟康复,智能康复训练机器人已成为众多医疗机构的香饽饽。

  “机器人本体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产业链建设的核心环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磊指出,通过大力引进、培育、发展一批机器人本体制造商,园区机器人产业高地正加速崛起。

  协同创新加速度

  凤林路以西,武进大道以南,现代化的钢结构厂房十分醒目,这里是纳博特斯克(中国)精密机器有限公司。作为世界知名机器人零部件制造商之一,纳博特斯克主要生产精密减速机。据悉,该产品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主要供应给ABB、安川电机、库卡以及发那科四大机器人企业。每年公司可生产精密减速机达10万台。

  纳博特斯克项目的落户对于高新区打造完整机器人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机器人是机电一体化的智能制造装备,集精密机械、控制技术、电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于一体,其较为重要的上游产品包括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以及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其中,精密减速机更是机器人本体生产的重中之重。

  “主要知名机器人生产商几乎都用上了纳博特斯克的精密减速机,公司产品已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60%。”高新区招商局局长助理顾霞形象地表示,纳博特斯克项目的落户,产生了联动效应,推动了园区本体机器人的生产制造。

  推动机器人产业链发展,不仅需要项目的集聚落户,还离不开科技支撑。今年5月17日,由武进国家高新区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共建的常州智行机器人学院揭牌。该机器人学院是全省首家采用混合所有制成立的“机器人学院”,采取面向社会技术服务与人才培养双轮驱动的方式,以技术服务带动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机器人应用人才的培养,从而为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同样,常州固高智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引进智能装备共性技术的专家,培训资深工程人员等,可为高新区制造类企业智能化改造和装备升级提供核心技术方案。

  科技创新还带来了溢出效应。常州固高智能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罗海江说,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专业分工的创新协同。公司具备把整个生产线技术链条打通的专业优势,目前正与园区多家企业开展生产线无人化改造合作。

  走向发展“新蓝海”

  车和家第一基地项目焊装车间里十分安静,地板线、机舱线、下车体线等数个生产单元有序排列,流水线上的工业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上下料。环顾近2万平方米的车间,仅有数十名工人盯着电脑屏幕操控,与印象中繁忙的生产场景截然不同。“整个车间有112台机器人操作,自动化率超过95%。”车间工程师张华告诉记者,焊装车身,在汽车界俗称“白车身”,整个车身共有2221个焊接点,依托工业机器人生产精度更高、效率更快,“生产一台‘白车身’仅需108秒。”

  打造机器人产业链条,高新区不仅形成了一批本体机器人制造商、关键零部件制造商,而且更多地从应用推广上做文章,让园区广大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充分享受机器换人带来的红利。在柳工常州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内,全自动的生产线将各个单元紧密相连,一件件经焊接、涂装完成的挖掘机零部件随着履带传送至各个工位,由工人们进行组合装配。一台挖掘机从钢板到成型需要12天,生产线每天可以同步生产30台。

  在五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车间内,工人只需把生产经编机的原料准备好,所有生产都按照既定程序完成。依托这条生产线,企业生产用工仅是原来的五分之一。

  “打造一个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创新协同生态圈,就是要加快推动机器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装备和产品中的全面渗透、综合集成和深度融合,提升‘两化深度融合’水平,促进传统制造业加速技术更新、产业转型、产品升级。”区委常委、武进国家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石旭涌指出,下一步,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将以打造核心品牌、核心企业、核心平台为定位,大力引进、培育各类高端机器人产业项目及人才,出台更加符合园区实际的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机器人研发、生产和应用,到2020年集聚关联企业100家,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

抢抓战略机遇 高新区聚力构筑机器人产业生态圈

责编: yaohui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商业服务 | 申请友情链接
苏ICP备07507975号 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备案(苏新网备):2007036号 版权所有 武进区委宣传部 武进日报社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