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银潮 >> 正文
朱——朱熹后世迁来常(三)
来源:武进日报 作者: 日期:2018-01-09 10:25:22  报料热线:86598222

  另据《武进大圩里朱氏宗谱》(奉训堂)载,始迁祖为朱熹三子朱在裔孙朱明,因其叔父朱修之任常州教授,于明洪武初年(1380年前后)自长沙迁居郡城青果巷。其次子天祥,郡庠生,高才博学,好结四方之友,晚年徙居青山门外大圩里(因其父葬于村西大湾浜东首),其地即今万福桥万福花园北首大圩村(今属红梅乡胜利村)。后世中,子孙迁居城乡多处,其中第六世孙朱应观居城北德泽乡塘桥朱家湾(今三井塘桥村)。台湾爱国人士,黄埔军校八期生、抗战时国民党军队师长(后任军长、作战部次长等职)的朱元琮先生即为塘桥支第十七世孙。元琮先生关心家乡,已90高龄仍在组织台湾友人多次访问常州、宣传常州,出资续修了《常州大圩里朱氏塘桥支谱》,以不忘桑梓之情。

  另据《毗陵长沟朱氏宗谱》(紫阳堂藏版)载,此族朱氏迁自丹徒苦竹。据宗谱卷一《先世源流考》载:“吾族本王姓,世居徽州祁门苦竹港,南宋时迁居镇江下湖里苦竹村,明初时中伍公赘居常州朱氏,因易姓。”谱载丹徒始迁祖王六一公,南宋隆兴元年(1163)由祁门苦竹迁丹徒下湖里,也名居地为苦竹,意谓不忘故土。传十二世,至明初有王中伍,始赘居于常州青山门外长沟村(今新北区三井乡长沟村),后世易王姓为朱姓,迁常至今已620余年,后世已繁衍至二十四世。除世居长沟村外,迁居地主要有:常州城内北直街支、千秋坊支、平易坊支、三牌楼支、娑罗巷支、城北朱巷村支、大田庙支、朱河湾支、丁家跳支、芙蓉圩田都里支、江阴离了庄村支、石溪河墅田村支等。民国初年众议员朱稚竹即出该族长沟村支。

  常州历代朱姓人士中,人才济济:朱昱,字懋阳,少好学,博览群书,有异才,不求仕途,明永乐时侍读学士王达作梅花诗100首,一夕而成,朱昱追和之,晨起濡墨疾书,顷刻而成百首,传为艺林佳话。其著有《重修毗陵志》40卷、《重修三原志》16卷及《梅花百律》等。朱仪训,字雪塍,清进士,官至山西御史,著《工部纂修则例》100卷、《时敏堂诗钞》等。朱稚竹,名溥恩,三井长沟村人,清末秀才。光绪末创办乔荫两等小学堂,宣统时任常州府中学堂庶务长。辛亥革命中秘密结社,联络筹资。常州光复后任民政长、县农会会长。民国初选为众议员,因拒绝曹锟贿选总统而辞职回乡。后随孙中山南下广州。国共分裂后见国事不可为,居乡筹资协办万盛、厚生铁厂、大来面粉厂、轮船局、电气公司,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支持工商业发展。1959年逝世。

朱——朱熹后世迁来常(三)

责编: zhuangenhui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商业服务 | 申请友情链接
苏ICP备07507975号 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备案(苏新网备):2007036号 版权所有 武进区委宣传部 武进日报社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