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常州新闻 >> 正文
PPP模式破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难题,常州武进这招效果显著
来源:常州网 作者: 日期:2018-01-17 15:27:46  报料热线:8659822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面临工作难度大、缺乏整体规划、资金花费多等困难。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文要求深入推进农业领域PPP项目,明确提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项目。武进区农业局按照“263”专项行动要求,探索采取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对污水管网无法覆盖的自然村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确保3年内全区规划发展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90%,太湖一二级保护区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基本全覆盖。

  昨天上午,记者在洛阳镇圻庄村小四房村头看到,一块种着常绿植物的绿地掩映着一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打开进水处的窨井盖,里面都是黑臭的生活污水,但七八米外的出水处,汩汩清水正顺着管道流向远处的大河。记者从一旁的项目介绍牌上了解到,这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通过调节池、缺氧池、好氧池、除磷区、沉淀池,经过人工湿地、消毒池后流入河中。武进区农业局副局长蒋小刚告诉记者,圻庄村委小四房村位于太湖二级保护区内,全村居民75户,常住人口320余人,建设了2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分别为30吨、10吨,能满足该村生活污水处理需求。

  蒋小刚介绍,武进正全面开展215个自然村总投资2.4亿元的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工程,资金90%由社会资本承担。作为武进区首个PPP项目,武进计划在2017年至2019年的3年内,建设615套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总投资约6亿元。

  生活污水一直是农村水体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近年来,武进区已建设365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但由于设施数量不足,生活污水无序排放问题还是很突出,而且每年政府要投入500多万元进行维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如果仅靠政府财政投入,不仅负担重,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重投资、轻效益现象。

  为破解这一难题,武进区采用PPP方式,将总投资2.4亿元共计215个自然村的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工程,打包推向市场。通过向市场公开招投标,最终,江苏大禹水务、北京久安、深圳金信安3家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按照合同规定,联合体需要承担整个工程建设费用,并将以特许经营25年的方式全过程、一体化负责项目融资、设计建设及运营维护。

  “政府当‘裁判’,考核生活污水必须达标排放,一旦不达标将按比例扣除运营补贴。25年经营期满后,项目设施无偿移交政府。”蒋小刚介绍,这样充分发挥了社会资本的专业运营能力,投入治理风险由社会资本承担,政府只需做好绩效考核和监管,保障农村污水项目真正落到实处,污水稳定达标排放。目前,雪堰镇、前黄镇、洛阳镇共计6个样板点已全面完工。

  省发改委主任朱晓明在武进区调研时指出,武进模式化解了农村污水治理巨额投入难题,创新了农村污水治理机制,提高了治理水平,值得全省借鉴推广。武进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也为农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推广PPP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

PPP模式破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难题,常州武进这招效果显著

责编: zhuangenhui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商业服务 | 申请友情链接
苏ICP备07507975号 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备案(苏新网备):2007036号 版权所有 武进区委宣传部 武进日报社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