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常州新闻 >> 正文
朋友圈被刷屏了么?哥特式玫瑰花窗"空降"常工院
来源:常州网 作者: 日期:2017-07-19 09:30:18  报料热线:86598222

  上期大学版,我们见识了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的“翻转思政课”。在学校的教改探索下,曾经枯燥的思政课变“活”了,学生们学起来也更带劲了。

  其实,在常州,像这样“别人家的大学”,远不止一所。许多高校和教师,也正积极转变传统授课思维,把沉闷的课堂变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不,常州工学院的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这两天就分外热闹,吸引了大批学生现场围观。原来,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标志之一的玫瑰花窗“空降”于此,丰富的色彩、巧妙的造型一下子虏获了众多文艺青年的心。而这些美艳绝伦的艺术品,竟然只是常工院2015级建筑系课程《外国建筑史》中的一项实践作业。

  学生“脑洞大开”创作玫瑰花窗,还晒朋友圈

  在土建学院的走廊,十来幅玫瑰窗作品错落有致地展示在窗上。阳光透过色彩斑斓的彩色贴纸,整个空间顿时梦幻起来。一眼望去,有的玩味颜色、线条的渐变艺术,有的大胆尝试,打破斐波那契螺旋,还有的,还原了最为典型的哥特式教堂玫瑰窗。

  2015级建筑学专业顾佳俊、陈立鸿、王雄伟合作完成了作品《撒谎的皮诺曹》。对于这个创意,他们有着自己的理解:“玫瑰窗是在教堂中出现的,确实很漂亮、很震撼,但仔细想想,其实它背后是广大劳动人民付出的心血,映射的是教皇黑暗的统治,这本身就像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于是,他们选取童话故事中爱撒谎的人物——长鼻子匹诺曹,用线分割,突出象征谎言的长鼻子,选取红绿对比色,让整个花窗看上去尖酸且具有冲击力。作品完成后,顾佳俊第一时间将它“晒”在朋友圈,收获了不少好友的点赞。“这是我第一次‘晒’作业,我觉得这是值得炫耀的‘壮举’”。

  当然,也有学生“脑洞大开”,另辟蹊径。作为手游《王者荣耀》的忠实玩家,吴晗和赵志斌这次就以《荣耀》为主题,用红蓝两色的碰撞、转换,暗合游戏中双方间的争斗及游戏外惺惺相惜的友情。吴晗说,她跟小伙伴花了两三天完成这幅作品,“这种学习方式我还蛮感兴趣的,感觉外建史学起来挺有意思的”。

  

 

  

 

  

 

  

  认为书本与现实脱节,“海归”老师把知识课上成“设计课”

  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玫瑰窗,是《外国建筑史》任课老师杨晓杉的想法。在意大利攻读博士期间,他就走遍了欧洲大大小小的教堂。在他眼里,玫瑰窗对哥特式建筑的重要程度,远不止书本上一带而过的内容。因此,他精心设计了体验环节,让学生通过亲手设计制作,体会阳光照进色彩后,自己内心的感受,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像这样的实践作业,杨晓杉已经不是第一次布置了。从去年下半年接手《外国建筑史》的教学开始,他曾尝试让学生动手做模型、用竹条构建哥特建筑的骨架等,把一门理论知识课活脱脱上成了“设计课”“手工课”。“其实以前,《外国建筑史》更多地侧重于对建筑历史的介绍和讲解,学生缺乏实际感知,所以理解和记忆也比较困难。”杨晓杉说,这就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其设计能力,也仅限于书本,与活跃、丰富的现代建筑行业脱节。因此,出于专业性质考虑和学校课堂改革的需要,他决定在课程中加入实践的元素,将知识和设计实践相结合,作为学生今后设计的储备课。

  学生的热情被点燃,“一堂好课”初显成效

  杨晓杉的尝试是有效果的。单从《外国建筑史》这门课来看,学生的挂科率从开始的30%,到如今降为了零。

  学生的热情也在探索中被点燃。杨晓杉说,现在,建筑系的学生会结合课程内容,跟他交流设计心得,还会主动阅读相关类型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模型的设计和创作。

  如何上好一堂课?不仅是杨晓杉,这也是常工院着重研讨的命题。今年年初,常州工学院针对课堂教学、课堂管理等内容进行了研讨,相继推出了教学名师、教学研究员、教学督导员、学生等不同群体关于“一堂好课”的真知灼见,校报特设“一堂好课大家谈”专栏,为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素质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和实施,常工院的课堂改革也已初显成效。

朋友圈被刷屏了么?哥特式玫瑰花窗"空降"常工院

责编: jiangcaiting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商业服务 | 申请友情链接
苏ICP备07507975号 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备案(苏新网备):2007036号 版权所有 武进区委宣传部 武进日报社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