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常武快讯 >> 正文
飘香乌米饭 浓浓自然情
来源:阳湖网 作者: 日期:2017-06-09 15:20:04  报料热线:86598222

  品天韵,求自然,传承久远的食物,往往破除精于刀工调味的匠气,只为融合纯真的山野田园气息。每年临近立夏的四月初八前后,雪堰人都会吃一碗飘着草木清香的乌米饭,就地取材,紧依时令,也是最大的特色。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春末夏初的日子里,趁着雨后山林未暖还带凉意,就是采摘南烛叶的最佳时节了。每年农历三月以后,高敏燕和家人都会两三结伴,走进雪堰或是无锡的一些山头。

  雪堰镇前龚村村民 高敏燕:我们看叶子的 这个红色比较嫩的 你看这个里面还有青的 品种有好几种

  雨后的山林氤氲着草木的气息,路上也是荆棘丛生,但对高敏燕来说,在众多的树木中找到一棵南烛叶树,却是一点困难都没有。

  雪堰镇前龚村村民 高敏燕:很里面有大树 树很大的 我们都是记好了每年都来采的 不是说随随便便找 有的山上没有的

  现场:雪堰镇前龚村村民 高敏燕:你们上来当心啊 滑的啊 拉一把树

  雪堰镇前龚村村民 高敏燕:这一棵树就是 就是不多了 那一种叶子上有刺 我们采的是没有刺的 是这一种 两种不一样 但是比较相似的 它的树干 你看你旁边那一棵 树干比较光 看上去红红的 就和我们的红木皮一样 然后就看叶子 有的人分辨不出来 差不多像的 我们会把这个叶子采下来 采下来以后我们会在手里这样搓一下 它有那种我们烧的乌米饭的香味

  据《本草新编》记载,南烛叶呈长椭圆形至披针形,两端尖锐,多向背面反卷,长2~6厘米,宽1~2.5厘米,叶片有光泽且呈暗棕色,用来做传统美食乌米饭是再好不过了,可这李逵和李鬼区分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走了半山,乱了头发,高敏燕才算采够了小半袋,但这四月初八的习俗,却是外婆传妈妈,妈妈传女儿,怎么都要坚持下去的。

  雪堰镇前龚村村民 高敏燕:每年的四月初八 好像是佛诞节 念佛的人也比较信奉 我们这里的传说很多的 好像以前有一个富商被冤枉入狱 因为他对人很好 老百姓就送吃的给他 为什么送乌米饭呢 因为送去的东西都被别人吃掉了 那些狱卒都吃完了 没有了 然后他们就想出了这个办法 用这种叶子浸泡以后 因为是黑的 别人就不敢吃了

  为了让树木得到休养,雪堰人采南烛叶都会有所保留,今年采了这棵,明年就不能碰了,恰如《孟子·梁惠王上》里“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古时劳动人民的智慧,也随着这些自然的食物法则代代相传。

  拿着采摘到的叶子,高敏燕回到了家中,做乌米饭的前道工序并不复杂。以前呢,家家户户都用铁杵和石钵捣叶子,费时费力,而今早已被现代工具所替代。洗净叶子后,去掉老了的枝干,放进绞肉机里,瞬间便有了碎渣,之后呢,加水泡开,把捣烂的叶子揉出大量的汁水,放入洗净的糯米浸泡一晚,八九个小时之后。糯米也就变得黑亮了。

  雪堰镇前龚村村民 高敏燕:它泡了一晚上就变成这种颜色了 时间长就黑了 到明天就黑得不得了了 就跟我们锅一样黑 你可以闻一下 有一股清香味

  看似简单,却尽显自然,而这乌米饭,更可回溯至唐代,当时呢,苏浙、两湖、江西、川贵和皖南一带多有食用乌米饭的习俗。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中也有记载:“南烛木冬夏常青,取其叶,捣碎,渍米为饭,染成绀青之色,日进一合,可以延年。”而实际上呢,人们也相信立夏前后吃乌米饭,可以祛风解毒,防止蚊虫叮咬。

  雪堰镇前龚村村民 高敏燕:好像是有健脾补肾的功效 他们老话是那样说的 反正吃这个东西挺好的 有的人他们会浸泡这种米 晒干 他们会晒很多 想吃的时候就吃

  在农家小院架上一口铁锅,点柴入灶,把浸泡后的糯米倒进锅中,加水上盖。灶下的火苗舔舐着锅底,不出十分钟,锅上水汽蒸蒸,屋外炊烟袅袅。此时掀开锅盖,热气扑面而来,乌黑清亮的糯米饭也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雪堰镇前龚村村民 高敏燕:一般早上吃的人比较多 但是人家不凑巧的 中午也会吃 我们按照习俗都是早上吃的 有一股清香味 带点甜甜的 本身就是糯米 还有糯糯的感觉

  原始古朴的味道,从一片叶子开始。而看到这采制乌米饭的场景,彷佛时光停滞了千年,传统的味道,基于地域传承,更是山川湖泊的馈赠,也是自然养育一方水土的真实再现。
 

飘香乌米饭 浓浓自然情

责编: jiangcaiting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 商业服务 | 申请友情链接
苏ICP备07507975号 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备案(苏新网备):2007036号 版权所有 武进区委宣传部 武进日报社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25号